开年首月信贷增长实现“开门红” 释放经济加快复苏信号 信贷信号创单月最高纪录

2025-05-13 12:48:35 - 综合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开门红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开年中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首月实现释放同比多增9227亿元,信贷信号创单月最高纪录。增长分析人士认为,经济加快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复苏不断提升,将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开门红

  人民币贷款增量创纪录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开年1月份,首月实现释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信贷信号比上年同期少1959亿元。增长其中,经济加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复苏人民币贷款增加4.93万亿元,同比多增7308亿元。开门红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本报记者表示,1月份社融表现高于市场预期,其中人民币贷款是该月社融规模的重要支撑。

  看信贷结构,1月份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4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5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12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585亿元。

  中信证券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春节较早、高基数等因素,今年1月份信贷表现“含金量”较高。从结构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是信贷增长的主力,1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4万亿元,同时票据融资同比多减5915亿元。这表明1月份信贷更多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效果较好。

  苏剑分析,随着疫情影响趋于减弱,市场预期显著改善,加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债结存限额、设备更新改造专项贷款、农业农村基建投资、保交楼专项资金等稳增长政策工具落地生效,提升了信贷支持力度,企业信贷规模增加,推动2023年信贷实现“开门红”。

  资金流动性持续充裕

  从货币供应情况看,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创2016年4月以来的新高。狭义货币(M1)余额65.52万亿元,同比增长6.7%。

  苏剑分析,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加快投放等政策支持下,信贷规模大幅增长,支撑M2同比增速走高。此外,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春节前企业结汇需求显著增加,也对M2同比增速产生积极作用。

  看M2与M1增速差,1月末,M2与M1的同比增速差为5.9%,二者增速“剪刀差”较上月末下降2.2个百分点。苏剑认为,这表明1月末货币存款活期化明显提升,企业投资活力正在较快恢复,其背后是市场预期的回暖。

  看社融规模与M2增速差,1月末,社融规模与M2的同比增速差为-3.2%,较上月末扩大1个百分点。“自2022年4月以来,社融扩张速度持续低于货币扩张速度,且增速差在持续扩大,表示资金流动性持续充裕。”苏剑说。

  中金公司分析人士认为,1月信贷投放体现了较强的稳增长力度,但市场化主体的实质信贷需求复苏进度仍有待观察,预计年内有望出现实质拐点。苏剑认为,目前经济仍在恢复发展中,下一步应推动信贷需求和货币供应更好对接,防止出现金融市场资金空转现象。

  信贷投放适度靠前发力

  今年以来,在信贷“靠前发力”的政策导向下,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不断加大。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举行信贷工作座谈会,要求各主要银行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及时跟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延续发挥好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合力,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实体经济是下一步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会议明确,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各主要银行将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做好对基建投资、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2023年,信贷投放可能出现哪些变化?苏剑预计,信贷将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结构逐渐完善的趋势。“目前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信贷规模扩张,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推动了市场预期趋稳,将为信贷扩张提供支撑。货币供应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国民经济恢复发展。”苏剑说。

  (记者  汪文正)

标签:信贷|开门红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

- END -

67

集装袋重金属严重超标 极兔速递被约谈

集装袋重金属严重超标 极兔速递被约谈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蔚)近日,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就连续使用抽检不合格集装袋问题,对极兔速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兔速递)进行行政约谈。约谈指出,在国家邮政局组织快递包装检查和产品质量抽检工作中,20

A股三利好PK四利空 八大板块或将成资金追捧新风口

A股三利好PK四利空 八大板块或将成资金追捧新风口

从4月16日以来,证监会下发八道金牌警示炒股风险,上证指数也从4500点应声倒下,各路英豪对于市场是否展开调整也掀起了一轮争论,尤其是被称为“神创板”的创业板指数,更是引起了激辩。三利好PK四利空即使

六大顶尖私募解读暴跌:“改革牛创新牛”格局未变

六大顶尖私募解读暴跌:“改革牛创新牛”格局未变

昨日收盘,上证指数大跌321.44点,跌幅6.50%;两市跌停股超500只,可谓“哀鸿遍地”。那么,私募对此又有哪些看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私募大佬。对于暴跌原因,接受采访的几位私募人

核电企业抓机遇争上市 中国核建拟募资27亿

核电企业抓机遇争上市 中国核建拟募资27亿

又一家核电企业在更新上市申报材料。5月22日晚间,证监会在官网“预先披露”一栏中公布了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拟上市的申报材料。这已经是2015年第二个申请在A股上市的核电企业。《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将在西安举办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将在西安举办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董芳忠)5月22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以下简称商标品牌节)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本届商标品牌节由中华商标协会主办,陕西省品牌建设促进中心、中企商标发展中心承办,主题为“服务

银行卡清算告别银联“一家独大”全面开放

银行卡清算告别银联“一家独大”全面开放

22日《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正式印发,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正在迎来全面开放,此前中国银联“一家独大”的局面即将打破,摩拳擦掌的国际品牌可来“打擂”,一直等待机会的民营资本也可进入

私募:回避创业板风险 把握主板补涨机遇

私募:回避创业板风险 把握主板补涨机遇

周一沪指在银行股等大盘蓝筹股带动下,强劲拉升冲破5100点,收盘报于5131.88点,大涨2.17%,创近7年半新高。而创业板却逆势大跌近5%,软件、互联网等题材股纷纷领跌,对于这种跷跷板效应,私募大

A股三利好PK四利空 八大板块或将成资金追捧新风口

A股三利好PK四利空 八大板块或将成资金追捧新风口

从4月16日以来,证监会下发八道金牌警示炒股风险,上证指数也从4500点应声倒下,各路英豪对于市场是否展开调整也掀起了一轮争论,尤其是被称为“神创板”的创业板指数,更是引起了激辩。三利好PK四利空即使

人社部等3部门联合发布网络主播等19个新职业

人社部等3部门联合发布网络主播等19个新职业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蔚)7月31日,在吸收采纳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正式发布了网络主播、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等19个新职业和汽配销售经理人等28个

政策密集推动 国企改革成驱动6月行情最大主题

政策密集推动 国企改革成驱动6月行情最大主题

编者按:从“1+N”个方案的首次明确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日前审议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和防止国资流失两份重磅文件,无不透露出一个重要信号:国企改革进程明显加速。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国企改革已再次进入政策

沪指暴跌4%失守4300点 两市近2000股飘绿

沪指暴跌4%失守4300点 两市近2000股飘绿

5日沪指分时交易图新华网消息 受新股申购影响,今日两市双双小幅低开,随后震荡走低,午后中国北车、中国南车逆势拉升,沪指曾小幅回升重上4400点,但不久上涨乏力再度下跌,跌幅一度超4%失守4300点,蓝

证监会:两融管理办法修订九方面内容

证监会:两融管理办法修订九方面内容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2日表示,证监会今日公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取消了不适应发展的限制性规定,提升了两融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主要修订内容如下:一是将管理办法由证监会公告上